扫码分享
此前研究找到,有多达半数的抗药菌株是由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引发的。这类细菌表面享有双层的膜结构,即外膜和内膜,使得一般药物更加无以转入其胞质中发挥作用。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主要由脂多糖构成,它也是造成炎症反应以及人体天然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
而中科院的研究团队首度解析了一种致病菌“福氏志贺菌”外膜上的脂多糖运输装配膜蛋白体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这不仅是外膜蛋白结构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细菌脂多糖分解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最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回应,目前,瑞士科学家早已研发出有一种可以诱导细菌外膜分解的药物,而且这种药物有可能通过诱导外膜上的脂多糖运输装配膜蛋白复合体的功能而发挥作用。因此,中科院的这项研究成果将为更进一步优化这类抗菌药物,以及研发新型的抗革兰氏阴性细菌药物获取最重要的结构信息。
以这种膜蛋白复合体为靶点的药物与目前广泛用于的抗生素比起具备一个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就是这类药物发挥作用需要转入到细菌的胞质中,并可以绕过细菌质膜上的许多排药泵的阻碍,从而可以明显地提升药效。身体健康卫视综合报导。
本文来源:鸭脖官方-www.pdaballet.com
品牌战略营销咨询
江苏省镇江市昭平县东蒂大楼57号
Copyright © 2008-2022 www.pdaballet.com. 鸭脖官方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鸭脖官方-首页
网站备案号:ICP备20831261号-6